首位獲諾貝爾文學獎女記者!斯維拉娜摘桂冠
中國時報【廖?玉、郭佳容╱綜合報導】
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8日揭曉,由現年67歲的白俄羅斯女記者兼作家斯維拉娜.亞歷塞維奇(Svetlana Alexievich)摘下桂冠,獲頒8百萬瑞典克朗(約台幣3248萬元)獎金,她同時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記者。
高雄小額借貸快速撥款~哪家小額現金借款的月付金比較低?代表作《車諾比的悲鳴》
斯維拉娜代表作《車諾比的悲鳴》是台灣唯一翻譯出版的作品,她在核災發生25年後,訪問上百名受核災影響的民眾,呈現他們心中揮之不去的恐懼與憤怒。
負責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,推崇斯維拉娜「複音書寫的作品是當代痛苦與勇氣的紀念碑」,瑞典學院常務祕書丹尼爾斯女士說,斯維拉娜花了近40年研究蘇聯時期的人民,但她的作品並不僅記錄歷史,還具備「永恆的特質」,詳細描繪蘇聯時期與後蘇聯時期人民的靈魂。
得獎感言:喜悅又憂慮
斯維拉娜得知獲諾貝爾獎後,坦言同時覺得喜悅又憂慮:「我立刻想起伊凡.布寧(俄國作家,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)與高雄鼓山房貸巴斯特納克(俄國作家,1958年得主,以《齊瓦哥醫生》傳世)。另一方面,得獎的感覺很美妙,也有點讓人困擾。」
成長於白俄羅斯
斯維拉娜1948年生於烏克蘭,父親為白俄羅斯人,母親是烏克蘭人。她在白俄羅斯長大,畢業於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,曾在數個地方報社擔任記者,後來在首都明斯克擔任文學雜誌的特派員。
批判風格迫流放異鄉
她擅寫報導文學,透過訪談當事人的方式,記錄二次世界大戰、阿富汗戰爭、蘇聯解體、車諾比核災等重大事件。由於獨立報導與批判風格,導致她與高壓統治的白俄羅斯總統魯卡先科政權關係不佳,她遭受壓迫,電話被竊聽,也不能公開露面。2000年,她離開白俄羅斯,先後住在法國巴黎、瑞典哥德堡、德國柏林,2011年搬回明斯克。
她在1985年出版首部著作《戰爭中悲慘的女性臉孔》,記錄蘇聯時期女兵參與二戰的回憶,亦成為「烏托邦之聲」系列首部作品,「烏托邦之聲」記錄二戰蘇聯至俄羅斯普丁時代的變遷,備受國際矚目。
也許你還會想看
留言列表